浏览次数:
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产品发展迅猛,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如火如荼。在互联网产品时代,场景、流量、数据是互联网产品的三个关键词。
场景金融成银行对公移动产品未来趋势
一款好的互联网金融产品,往往都是围绕一个场景建设并嵌入金融服务,利用场景的优势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并结合一些营销来吸引客户,引入流量,进一步实现流量变现。
同时在流量的基础上,留存客户及交易数据,通过数据的分析整合,可以反馈优化现有产品,甚至对外提供数据服务。
银行对公移动产品作为银行To B业务的移动服务平台,正不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。因此,将金融需求融入到企业员工日常生活场景中,以场景为核心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,成为银行提高客户粘性、推进产品精细化管理及降低服务成本的重要一环。
短板:银行对公移动产品用户粘性不高
从互联网层面上来看企业业务,当前传统银行主要提供了企业网银、企业手机银行、银企直联服务等传统的银行产品和服务,这类产品和服务门槛比较低,服务比较孤立,用户粘性小。
传统银行推出的对公产品面临推广率高,使用率低的尴尬状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:
第一,此类对公产品只面向企业财务人员使用,无论企业规模大小,财务人员的数量都极其有限,造成用户基数较小。
第二,企业网银只是企业财务查账、转账、对账的工具,无法融入企业业务与经营场景,面临打开率低、客户粘性低等诸多问题。
第三,对公手机银行仅仅延续了传统网银的功能,面向企业财务提供移动化的查询、授权服务,但是企业财务往往处于固定地点办公状态,移动化诉求不强烈,没有使用对公手机银行的需求。
由此看来,银行对公产品的发展需要从关注用户体验的同时关注用户经营场景。在确保产品体验和功能不落后行业的前提下,利用“互联网+”的思维和模式,为企业用户提供更专业、更贴近企业场景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。
应对:构建银行服务新场景,拓展新用户,增强用户粘性
01银行服务走出企业财务部,走向全员
银行服务让企业全员参与,实现企业业务流与支付流无缝对接,让银行从源头掌握企业每一笔支付背后的原因,同时,银行可以将企业员工发展成为行里的个人金融客户,实现公私联动。
02构建面向企业全员的高频应用场景
对公手机银行应努力嵌入到能够直接触达企业用户的各类场景,如:企业差旅、物流服务、行政采购、发票业务等,并在企业用户需要时成为企业用户最易获得的金融服务的供应商。
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银行来说,单靠自有渠道获客效率并不高,如果能够渗透到企业用户常用各类消费场景中,将增加更多服务“触点”,提升用户黏性。
03基于数据的精准化服务
企业经营数据沉淀到一定程度,可以基于企业沉淀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,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精准服务(包括理财、信贷等)增强银行收益。
2024新澳门免费原料网大全“银企通”为银行构建丰富的对公业务服务场景
银企通专注银行对公场景,通过为银行的企业客户构建丰富、高频的非金融(Business Service Plus,简称B+)与金融(Finance Service Plus,简称F+)场景,实现银行服务“走出财务部,走向企业全员”,进而帮助银行在对公领域获客、活客及黏客,企业日常经营与交易数据沉淀至银行,为未来基于大数据的批量在线授信、精准营销、精准服务等做好提前布局。
相关推荐